时间: 2023-03-08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浏览量:8323
2022年是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过去一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变得更加复杂。正如联合国大会所指出的那样,世界正处于关键的“分水岭”时刻,我们需要运用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变革性方案,来应对相互交织的挑战,确保人类和地球的福祉。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为未来规划蓝图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关键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中,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与此同时,中国自然教育事业也在发生深刻转型,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为“十四五”时期开启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回眸中国自然教育2021年以来的成绩,越发可以看到中国自然教育砥砺前行、迈向未来的坚实脚步。
首先,中国自然教育的制度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相关政策是自然教育行业环境持续改善、发展平台不断强化的重要保障。2022年,国家有关部委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公园建设、生态农场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户外运动和露营休闲旅游发展等多个与自然教育密切相关的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目标,强调在情境中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列为中小学的独立课程,从而为自然教育进入正规教育体系提供了可靠的支架和可能的抓手。这些政策举措为扩大自然教育的开展范围、健全自然教育的制度体系、推进自然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点,为自然教育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中国自然教育的规范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规范化是自然教育行业基础持续稳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的根本方向。2022年,继前期各类组织发布的多项自然教育人才、场域、课程和服务等团体标准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中国首个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指南》行业标准,规定了自然教育的资源、对象、目标、主题、内容、设施、人员和监测评估的实施要求。此外,中国林学会发布《自然教育师》团体标准,广东省林学会发布《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指引》等4项团体标准,四川省生态文明促进会发布《自然教育导师专业标准》等3项团体标准,陕西、贵州等省相继印发自然教育发展规划。不同层次和地方的多项规划、标准,逐渐发挥规制自然教育边界、保证自然教育质量、提升自然教育水平、支撑自然教育服务、引领自然教育发展等多重作用,为自然教育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确立了长远的发展格局。
再次,中国自然教育的社会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自然教育承担着积极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的社会责任,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影响公众参与生态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是向世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已经初步形成了可圈可点的“亮点”,进一步推动社会大众了解自然教育、参与自然教育、支持自然教育。2022年新一届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和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相继成功举办,标志着全国性的“双会”已经成为中国自然教育展示和集结力量的重要平台。中国大陆3个湿地教育中心入选在武汉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颁布的全球首批23家“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WLI Star Wetland Centre Awards)获奖名单,标志着中国自然教育的专业能力已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国自然教育在国内持续凝聚力量,在国际逐渐展现力量,社会大众的认知、接受和积极评价不断提高,为自然教育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打开了积极的发展局面。
但是,整体来看,2022年自然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挑战。首先是理论缺失导致的实践混沌仍然有待厘清。自然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主要内容、主要领域仍然缺乏充分的理论讨论和深入的理论认识,针对中国自然教育的基本问题、价值理念目前尚缺乏普遍共识,没有可依托的理论体系,导致实践中行业发展边界缺失,主体不清晰,行为不规范,人力资源“引留管用”存在很大困难。其次是政策利好转化为现实动力仍然存在较大不平衡。目前广东、江西、福建、黑龙江、湖北、湖南、陕西等省相继推出省域自然教育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全面推动自然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总体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政策回应不显著,尚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政策实效性仍需加强。再次是跨界融合形成的发展格局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中国自然教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地理分布广泛,参与主体多样,以林草系统为“排头兵”,环境生态、自然资源、乡村振兴、教育、文旅、体育等相关部门“分列式”的发展格局。融合发展是中国自然教育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进一步扩展行业领域,丰富参与主体,创新活动形式,更加紧密地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促进自然教育更好地发展。
展望未来一年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从国际和历史经验来看,应当从以下三方面为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首先是加强基础研究和调查,为摸清中国自然教育的“家底”奠定基础。全面摸清中国自然教育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自然教育基础数据,是制定自然教育战略、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基础,是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中国自然教育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多次实施了从业机构、从业人员、服务对象等方面的调查,力图对中国自然教育的状况作出全景式的刻画,但受到理论薄弱、手段局限、资金不足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以往调查仍然缺乏代表性和全面性,无法满足自然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自然教育亟须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从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信息采集、数据汇总途径、统计分析、成果表达方式等环节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形成很好的技术路线、调查方法和工作模式,为全面部署实施调查获得可靠的基础数据做好准备、夯实基础。
其次是加强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促进中国自然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自然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自然教育机构专业化、队伍专业化、内容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而专业化的重要基础则是标准化、规范化。尽管目前自然教育在标准建设方面已经起步,但依然存在着标准覆盖面不全,数量不足,层级不高,公正性、权威性和科学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中国自然教育亟须大力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在完善地方标准、推进国家标准、强化配套标准等方面持续用力,满足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标准规范的紧迫需求。
第三是加强相关领域协调联动,为建立中国自然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奠定基础。打造一个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是自然教育行稳致远的基础和体现,是自然教育持续进步的关键和支撑。目前中国自然教育的推动和参与力量呈现出多元化面貌,竞合互补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远未能达成有效的融合互补。高质量的自然教育依赖于一流的行业生态。中国自然教育亟须秉承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推进政府相关部门、民间组织和机构、从业者个体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协同用力,建立有效的运行系统、动力系统和保障系统,促进自然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作者黄宇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