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论坛|孔维尧博士:做好虎豹保护的同时如何保证当地居民的生活,是目前的难点


时间: 2022-09-30     来源:红星新闻    浏览量:1241

webwxgetmsgimg.jpg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处孔维尧博士

红星新闻记者|李文滔

编辑|官莉 王禾


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老虎,百兽之王,它既威猛又神秘。资料显示,20世纪初,我国长白山地区的东北虎有百只之多,一度有“众山皆有之”的盛况。但由于森林退化等原因,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吉黑两省的调查结果均不足10只。

保护东北虎豹刻不容缓。2016年12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2017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2021年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园区包括吉林省珲春、汪清(县)、图们3个县市及黑龙江省东宁、穆棱、宁安3个县市,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是我国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

东北虎豹种群恢复得如何?食物是否充足?为保护这些野生动物做了哪些工作?红星新闻就此专访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处孔维尧博士,以下为访谈内容。

1

5年来东北虎豹数量分别增长至50、60只

红星新闻:试点以来,东北虎豹以及它们的食物链动物如野猪、梅花鹿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

孔维尧:在东北虎豹公园体制试点结束时,我们邀请东北林业大学的科研团队进行了虎豹公园生态系统恢复成效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与公园体制试点前的2016年相比,园区内的野猪、狍子和梅花鹿,这三种最主要的虎豹猎物都有了明显的增长,相对丰富度指数增长一倍以上,其中梅花鹿增长达到三倍以上。

随着有蹄类丰富度的上升,虎豹种群数量也在持续上升。特别是繁殖种群,在虎豹公园范围内,每年都能监测到繁殖的虎豹家族。

数据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已由2017年试点之初的27只和42只分别增长至50只和60只。

此外,虎豹分布区每年都在稳定地向西扩散。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十个分局均已经拍摄到了虎豹。虎豹的繁殖家族已经从主要聚集地——中俄边境地区,开始向珲春河山、四道沟、汪清大荒沟一带逐渐扩散。

红星新闻:之前造成东北虎豹和整个生态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孔维尧:虎豹种群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质量的下降和栖息地的丧失。包括上世纪对森林大强度的采伐,一些人为的盗猎活动,还有公路、铁路这样一些设施的建设,造成了栖息地的破碎化。

到上世纪末,我国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已经非常少,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调查结果,东北虎数量不足20只,东北豹不足10只。

红星新闻:我们做了哪些措施来恢复它们的栖息地?

孔维尧:实际上我国的虎豹保护工作很早就开始了,1998年,吉林、黑龙江两省组建中、俄、美联合调查专家团队,第一次系统性地开展虎豹雪地调查;1998年我国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启动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从那时候起,陆续建立了珲春、汪清、老爷岭等一系列以虎豹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2014年开始,内蒙、黑龙江、吉林省陆续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开始正式试点。

近几年来,我们逐渐降低虎豹主要栖息地内的人为干扰,虎豹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恢复。分布区也呈现出由边境地区向我们国家内陆地区扩散的一个趋势。

S02-4.jpg

2

保护虎豹:减少人为干扰,恢复栖息地

红星新闻:有哪些减少人为干扰的具体措施?

孔维尧:一方面,我们开展了高强度的巡护工作,目前巡护里程超过20万公里,林区内盗猎的行为有了明显的遏制。根据反盗猎巡护数据库统计结果,跟试点前相比,园区内的猎套遇见率下降了97%以上。

另一方面,我们还开展了栖息地恢复工作,清理了一些违法占用的山地、林地,开展植被恢复工作。

为降低公园内的放牧强度,我们还开展了“黄牛下山”活动,规划建立了八个牧业小区。2021年,黄牛散放数量下降了18%,预计在2025年实现黄牛全部下山。

红星新闻:对于栖息地碎片化,有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孔维尧:其实综合来看,虎豹公园内连通性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些区域对动物扩散存在障碍。比如园区内连通东宁和珲春市的G331国道,目前是对虎豹扩散最大的一个影响。

G331对虎豹来说并不是绝对的阻隔,我们的监测结果显示,有一些个体是可以穿越这条公路由中俄边境地区向我们国家内陆扩散的。但这条公路两侧的虎豹种群密度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道路东侧的密度远高于西侧,所以说这条道路对虎豹扩散形成一定的阻碍。

对虎豹扩散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道路本身,如果道路两边的生境都是非常好的,都是森林,道路对动物的阻隔会小很多。我们观测到虎豹利用最频繁的通道一般都是在这样的区域。

目前对动物扩散形成阻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路两侧的农田,农田对于任何野生动物来讲,都是不太喜欢的。虽然一些动物,比如野猪,它会季节性地上农田里边吃农作物。但大部分时间它也会回避农田。所以道路两侧的农田、村屯,加剧了道路对虎豹包括有蹄类动物扩散的阻碍。

目前,一方面是在一些通行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做一些生境恢复和动物招引工作;另一方面,在一些阻碍比较严重的区域,我们也在筹备构建工程设施。比如建一些桥梁、人工隧道,来消除道路及道路两侧的农田、村屯对虎豹扩散的一些不利影响。

红星新闻:目前对于东北虎豹的保护还面临哪些问题?

孔维尧:目前最急迫的一个问题,就是虎豹公园周边的居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的。虽然说我们在进行区划的时候,尽量把居民区划出去,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是和林区息息相关的。

我们国家公园建立的初衷是对生态系统进行严格保护,这样的话,当地居民的一些生产生活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怎么样在保证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下降甚至有所提升的情况下,做好生态系统,做好虎豹的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需要虎豹公园与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共赢的建设模式。

30.jpg

3

如何解决“人虎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生

红星新闻:有没有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共存共生?

孔维尧:目前野生动物损害,发生频率最高的还是野猪毁损农作物。另外,由于珲春市处在非常重要的鸟类迁徙路线,在每年的春秋季节,雁鸭类吃水稻也是比较大的一个损失。

另外,东北虎捕食家畜造成的损失金额也是比较多的。虽然说此类数量相对不多,但是单个金额损失比较大,因为一头牛至少卖1万,大牛卖两万多,吃一头牛就损失两万多。

随着虎豹分布范围越来越大,它靠近公路、农田以及村屯的概率也是越来越高,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启动了一些人虎冲突防护的工程,在村周边布设震动光纤,它来的时候会提前预警。在一些虎豹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在村周围设围栏,形成物理隔离,保证村民的生活安全。

另外我们也开展了主动预警工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时获得虎豹的信息。如果虎豹出现点靠近农田、靠近村庄,我们的监测员会跟当地村镇政府联系,并发出警报。如果这个地方频繁出现,还会派专人去设立警示牌,在必要的时候联合当地的交通和公安部门开展一定的交通管制。

关于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吉林省从2006年就颁布了补偿办法,2007年开始实施,黑龙江省在去年刚刚通过了《补偿办法》。

根据吉林省的补偿办法,它有50%是由地方配套的。虎豹公园所在地方生态环境比较好,但是这样的地方往往是地方经济发展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这样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他们承担50%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有时不能保证按时支付赔偿。

去年10月,东北虎豹公园印发实施《东北虎豹公园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所有的补偿款由虎豹局统筹解决,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另外和安华保险公司开始了动物损害保险的尝试,虎豹公园投保,保险公司进行赔付,赔付金额最高可达保费的5倍。

2022年一共支付损害保险760万。而且保险理赔的程序要比之前快很多。受损人向保险公司报案,经保险公司认定之后,15个工作日之内进行赔付。

之前是每年统一时间,一般是年底统一把案件报到省财政,这样它至少要有一年左右,甚至是两年时间的延误期。通过保险公司赔付,理赔的程序和速度要比以前快很多,这也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公众号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