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动物想有的家


时间: 2022-09-23     来源:《森林与人类》杂志    浏览量:715

在森林、路边、农田、村边和溪流河岸等地方,人们常可以见到大树上形态各异的树洞。当动物经过这些树洞时,时常会好奇地看一眼,用爪子触摸一下洞内,探寻是否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人类对树洞的兴趣由来已久。天然形成的古树树洞中有时会藏有蜂巢,人们从中可以获得营养丰富的野生蜂蜜。树洞中还可以采集到鸟蛋,可以捕获珍贵的毛皮兽,这些诱惑都使人们对树洞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树洞有时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会将心底的秘密告诉树洞,而现实中的人们往往也想找个树洞来倾诉。古往今来,关于树洞的传说给了人们一个启发,树洞里的确隐藏着许多值得探寻的奥秘。

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数量极其稀少,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具有在天然树洞中营巢的习性,它们捕食鱼类和昆虫,在距水流很近的天然树洞中营巢繁殖。雏鸟出巢后, 由亲鸟带领从洞口跳入水中。摄影/朴龙国

奇异的树洞

实际上,许多树洞是在老龄树上出现的,也偶见于小树上。森林中有些树到年老时,树心会自然腐烂,成年累月逐渐形成空洞。有些树干侧枝折断,在雨水和菌类作用下慢慢腐烂形成结洞。有些是某些穴居动物的杰作,这些动物会在树木主干松软处挖掘出洞口圆圆的树洞,作为自己的巢穴,如啄木鸟、鼠类等。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树木身上这些洞洞是包括鸟类、甲壳虫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的家,它们不仅可以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还是筑巢和繁衍后代的家园。

人们看到的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树洞,是经过漫长岁月才形成的。有学者研究认为,树洞内木质分解速率与其相对含水量有关,树洞在水平方向的扩展速率非常缓慢,但树洞在垂直方向的扩展速率是水平方向的8倍以上。在这一分解速率下,大约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形成尺度不一的树洞。对于那些需要洞口大的、不会自己营造树洞的动物而言,只能等待缓慢分解形成的能满足栖息所需的适宜天然洞巢。而栖息于森林中的啄木鸟,可以开凿出适合自己营巢口径的树洞。

生态学研究表明,树洞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树洞的密度直接影响了树洞巢居动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而树洞的高度、洞口大小、类型和洞口方位,也是限制树洞巢居动物丰富度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不同的树洞巢居动物对树洞特征的需求不同。

来自温带地区的研究表明,降水量大而湿润的森林中树洞数量明显多于干旱森林。阔叶林相比针叶林中的树洞数量要多。造成不同森林类型下树洞密度和特征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林分树种组成和树木密度、土壤肥力、地形因素和一些随机事件,如火烧、强风等。

长白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该地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树种组成多样,达50多种。大多数乔木都能形成树洞,其中紫椴、大青杨、春榆、水曲柳和蒙古栎等阔叶树容易形成自然树洞,针叶树的树洞一般多借助动物啄出形成。

在长白山森林中,大多数树洞是由树枝折断形成,因而断裂处枝条的大小决定了洞口大小。除了天然形成的树洞外,一些啄木鸟啄出的树洞洞口比较小。长白山森林茂密,林内湿度较大,还有大量的真菌和数量较多的啄木鸟。这些因素促使大量树洞的形成,进而丰富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戴胜是悬空喂雏的高手,也是有名的食虫鸟。它们大量捕食金针虫、步行虫等害虫,它们大多在树洞里筑巢。因为树干光滑无处落脚,戴胜练就了悬空喂雏的高超技艺。摄影/徐永春

树洞里的温暖和危险

许多动物都渴望与天然树洞交流,这些动物要度过一段繁殖、抚育后代或越冬避寒的时期,它们渴望拥有一个舒心的树洞。然而,穴居动物享受树洞赋予的安逸生活的同时,也随时面临着来自捕食者的威胁,接下来可能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这是动物与树洞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树洞、穴居动物、捕食者和人类共同演绎的故事。

我们观察到一个树洞口挂着一片白色的羽毛,在微风中摆动,可以判断树洞里一定有鸟,或洞内发生了什么。我们小心翼翼地爬近洞口,原来里面的主人是中华秋沙鸭,它正在孵卵。我们进一步上前,接近到可触摸的距离,但它一动不动地护着自己的卵。

我们想要抚摸它一下,可是见到这只中华秋沙鸭呼吸急促,眼里充满恐惧的样子,也只好放弃了。鸟类有非常强烈的恋巢行为,当危险逼近了也不轻易离开自己的巢。我们观察到几个中华秋沙鸭树洞巢,被黄喉貂侵吞了巢里的卵,并咬死了雌鸟,强烈的恋巢行为葬送了它们的性命。我们还曾见过一条1米多长的棕黑锦蛇,从地面一直探测到高10多米处的洞穴中孵卵的雌鸟热源,爬到树洞内赶走了成鸟,并把10多枚孵化中的卵全部吞下。

老龄大杨树是森林中最粗大的乔木,地面直径可达2米以上,树高接近30米,树冠幅度可达几十米。大青杨材质松软,侧枝或组干分叉枝易于折断,形成很大的树洞。这是熊类冬眠的场所,尤其是怀孕的雌熊,要选择能够容纳自己体积的树洞,在那里越冬和产仔。树洞内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越冬,3只东方角鸮幼鸟在树洞中等待成鸟喂食。

安全的地方却危机四伏,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威胁。传说过去人们为了寻找大树洞里的熊,用传统生态知识,通过树洞口附着的冬季熊呼吸产生的冻霜,就可以探测到洞内有熊居住。通常人们说的“抠熊仓”就是在有熊居住的洞里,采用从底部熏烟的方法把熊逼出来。当熊被烟熏得爬出洞口时,捕猎者会用枪击中而使它跌落下来。甚至还有的捕猎者会把炸药投入到洞穴中,直接炸死冬眠的熊。

在东北防护林中整齐排列成行的小杨树林里,我们见到许多小径木杨树从树干半截折断的场景。这片杨树林平均高约15米左右,胸径在20厘米上下,是啄木鸟在树干中部啄出洞,用来产卵抚育后代的家园。由于小径木上啄出洞穴,经不起风的力量,纷纷折断。啄木鸟不会改变树洞的营巢环境,啄出适合它们营巢的树洞,而且还经常换位置,不喜性。我们也发现,有些树洞巢鸟类如长耳鸮、灰椋鸟、三宝鸟等当树洞巢缺少时,也利用喜鹊巢或啄木鸟旧巢繁殖。

长白山森林由于存在大量的树洞,使许多蜜蜂入住洞穴,尤其中华蜜蜂这个濒危种喜欢选择树洞。蜜蜂根据选择的树洞空间大小,其蜜蜂种群数量和蜂蜜产量不同。一个树洞蜂窝里可以产出几十公斤的蜂蜜,因此蜂窝也成了喜好蜂蜜的动物和人类关注的目标。

在森林动物中有些成员是爬树能手。狗獾虽然不擅长爬树,但也能爬上一些倾斜的树,进入树洞越冬或逃避。紫貂和黄喉貂的攀爬能力超强,它们可以在地面捕食猎物,还可以在树上捕食猎物,也能在适合的树洞中繁殖后代。紫貂经常上树捕食松鼠、小飞鼠和鸟类,也常光顾树洞,堵截正在哺乳的松鼠或孵卵的鸟。黄喉貂也擅长上树,捕猎在树洞中产卵孵化的猫头鹰、中华秋沙鸭、鸳鸯等树洞巢动物。在爬行动物中,棕黑锦蛇最擅长爬树,它通过热感应系统能准确探测到树洞内的生物进行捕猎,可以说蛇是树洞鸟的最大天敌。

不难看出,树洞对于不同类群的生存都能带来益处。但是,树洞也是一些动物的葬身之地。生物界围绕树洞演绎着永恒的自然法则,勾勒着复杂系统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花鼠是警惕性很高的小动物,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周围的情况。它们喜欢在空心树洞中钻来钻去,即使躲在树洞里也不忘观望周围是否有危险存在。摄影/朴正吉

离不开的树洞

长白山地区利用树洞繁殖或栖息的动物种类十分丰富。鸟类主要有猫头鹰、啄木鸟,鸭类的中华秋沙鸭、鸳鸯、普通、沼泽山雀、煤山雀、褐头山雀等40余种,兽类有黄喉貂、紫貂、松鼠、花鼠、小飞鼠、黑熊、棕熊、狗獾、长尾蹶鼠等10余种,昆虫类主要有蜜蜂和甲虫等上百种。由此可见,树洞能够为许多动物提供筑巢和繁殖后代的场所,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

在长白山,有些动物完全依赖于树洞繁殖,如中华秋沙鸭、鸳鸯、小飞鼠等。这些物种的种群数量与森林中拥有丰富的适宜繁殖的树洞关系密切。但是,如果带有树洞的树木经济价值不高,则往往会被清理出去。许多布满洞口的树多为即将死亡的枯立木,易遭清理或做烧柴用而被清除。如果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来保护那些对树洞有着更强依赖性的物种,保留森林中拥有多样树洞的树木十分必要。

为丰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对物种进行有效保护,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有关树洞的一切,探寻树洞里的动物世界。但是,从目前看来,人类对于树洞的研究太少了。当然,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探讨树洞特征与动物利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有必要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措施,加强对森林生境异质性的保护以便满足不同树洞巢居动物的需要,适度开展人工树洞辅助措施,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朴正吉)


 

  • 版权所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Copyright:Northeast China Tiger And Leopard National Park 咨询投诉电话 :0431-88626676
  • ICP备案序号:吉ICP备18002657号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690号 等保证书编号:22010099103-23001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公众号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