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10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量:2547
为什么要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如何扩散与繁衍种群?在林海雪原追踪虎豹16年、有“野人教授”之称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利民,继续为我们讲述中国野生虎“王者归来”的故事……
野生虎种群如何进行繁殖和扩散?
根据定位观测研究,在野外,成年虎需要拥有自己的领地后才能进行繁殖;同性别成年虎的领地互相不重叠,一只雄虎可占领多只雌虎,领地面积等于其拥有的雌虎领地面积之和;幼虎一般会被母虎抚养到一岁半至两岁,然后离开出生地去建立自己的领地,繁衍后代。
一般来讲,雌虎的扩散模式分为三种:
(一)“女儿”长大两年后离开出生地,在母虎周边建立自己的领地;
(二)母虎把一部分领地让给“女儿”;
(三)母虎把领地让给“女儿”,自己再到邻近区域重建领地。
老虎的种群恢复主要依靠雌虎繁衍,上述三种雌虎扩散模式显示,野生虎种群的恢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种源地向外“步步为营”,水波式地向四周扩散,不是一下子就跳跃到几百公里之外。
如果在种源地以外很远的地方有虎出没,通常是雄虎。雄虎长大后会远离出生地,以避免近亲繁殖——根据雌虎扩散规律,其出生地及附近区域基本上都是自己的近亲。
野生虎种群不能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0年至2016年,研究人员监测到中国境内共繁殖了9胎24只东北虎幼崽。
但是,幼虎成长十分艰难,只有约70%的幼崽存活超过一年,33%的幼崽存活超过两年至成年,这意味着雌虎一胎繁育3只幼虎,只有1只能够最终成功长大。
幼崽成年率低是野生虎种群不能快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大部分东北虎幼崽不能存活至成年?
老虎的主要食物是大中型有蹄类动物,如果它们的野外分布密度低,母虎就很难捕捉到足够的食物来养活幼虎。林下放牧和大量的人为干扰是造成大中型有蹄类动物野外分布密度低的原因。
一只成年虎,每年需要捕食大约50只大中型食草动物。只有大中型食草动物种群达到500只左右,才能每年产生50只的增长量,供一只老虎捕食,且不会导致整个食草动物种群的逐渐衰退。而500只大中型食草动物种群每年需要消耗大量植物食物资源,这需要良好的植被和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来支撑。
需要强调的是,雌虎的领地大小与食物链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在保护比较好的区域,生物量高,需要的领地小;而在保护不好的地方,猎物数量少,需要的领地面积就大大增加。要实现东北虎种群长期稳定繁衍,既需要大面积的连通栖息地和完整的森林景观,又需要健康的植被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食物链,以及不受干扰的繁衍环境。
如何推进东北虎保护计划?
东北虎的生存要有大面积保护良好的栖息地,要上升到生态系统水平进行保护,这就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科学研究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等因素,在区域尺度甚至由国家层面来主导。
2016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我国决定设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面积达1.4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虎保护区。遵循种群恢复的自然科学规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保证栖息地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将实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
我国野生东北虎的命运迎来真正转机。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视频来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