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两项试点”成效系列(四)


时间: 2020-10-12     来源:本站    浏览量:5719

(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题


微信截图1.png



      社会转型、人员转岗、可持续发展等,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必须破解的难点问题。试点以来虎豹局及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通过设置公益岗位、推进黄牛下山、开展生态体验、发展替代能源、探索特许经营等,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建共享,互利多赢,走出一条惠及试点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新路径,推进社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 


01

设置公益岗位


      虎豹局把解决人员转岗问题与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压实资源环境管护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增设生态公益岗位,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

      汪清分局设立生态巡护员岗位2435人,完成生态管护公益岗位“一户一岗”设置任务。加强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合作,联合举办“携手保护虎豹,共建国家公园”社区巡山清套等活动,社区村民、志愿者以及与会人员入山清套。活动在央视、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国家级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新闻点击量超多160多万次。



1.webp.jpg



      绥阳分局积极设置和聘用生态管护和社会服务公益岗位每年300余人。2016-2019年累计设置生态管护和社会服务公益岗位1613人,当地居民参与占全部公益岗位的100%。汪清县分局设置公益岗位1422个,包括国有林场管护岗位、生态护林员、个体公益林管护岗、森林防火半专业扑火队员岗位。东宁市分局落实管护责任人500人,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人头、地块,根据山形、地貌、自然沟系、道路、林班、小班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实行职工站段管护,直接管理人员分片监管。制定了《东宁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实施方案》,聘任贫困人口19人担任生态护林员,管护集体林面积1520公顷。制定《东宁市林业局国有林场新增管护员选用办法》,选用管护员160人。大兴沟分局根据社会服务工作需求,按规定设置社会服务公益岗位及开展岗位聘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分流职工、退耕还林禁牧农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移民农户,从事生态体验、自然教育服务等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现已制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和社会服务公益岗位设置方案。珲春市分局设公益性岗位,合同制23人,公益性岗位共占全市林业职工总数的2%。


 ▶ 


02

推进黄牛下山


      为更好的保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改善虎豹迁移扩散和栖息环境,虎豹局积极推进黄牛下山圈养工作,努力改变园区内居民在林地中放养牲畜的状况,为野生动物栖息和虎豹迁移扩散让出空间。

      汪清县分局依托政府积极引导林区群众及周边社区开展绿色转型发展,制定黄牛转型养殖产业扶贫专项工作实施计划,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谋划黄牛产业转型发展。在国家公园范围外集中新建了“吉天然肉牛养殖扶贫基地”,总投资6.35亿元,其中扶贫资金4.8亿元(已投入3.72亿元),建有各类牛舍、车间68栋,年存栏3800头、年出栏600头。为保障产业长足发展,规划牧业小区建设,编制完成《汪清县黄牛转型养殖专项实施方案》,规划建设黄牛养殖小区120个,可带动7600余人致富。

2.webp.jpg

3.webp.jpg

      同时,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行动。汪清分局与汪清国有林管理分局、汪清森林公安局联合下发《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了外来黄牛“零进入”、本地黄牛有序退出的目标。大兴沟分局与当地政府达成禁牧共识,成立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清理牲畜和放牧围栏15万延米,对村(屯)进行封山禁牧流动宣传,发放通告传单等。


 ▶ 


03

开展生态体验


      试点以来,在保护虎豹等野生动物的前提下,各试点单位相继开展了具有东北虎豹特色的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活动,促进公众亲近自然、体验生态,形成珍爱自然、自觉保护东北虎豹的意识与行为。虎豹局编制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体验讲解员管理办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体验车队管理办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文化体验精品路线实施方案(试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体验项目实施方案(试行)》。2017年以来,虎豹国家公园现有15家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达84.37万人。 

4.webp.jpg

      珲春分局利用微信平台、网站、图们江报森林山专刊、电视台、珲春林业局和珲春东北虎保护局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通过防川东北虎生态体验宣传和大荒沟魅力溪谷自然教育宣传,加大生态文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和虎豹公园建设等特色亮点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参与度。

5.webp.jpg

      汪清分局利用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主打生态体验、丛林观光等生态旅游项目。

6.webp.jpg

      东宁市分局制定了生态体验旅游线路规划,融入黑龙江省“醉美331”工程,规划3条体验旅游线路,而且把生态旅游扩展到红色游、养生游、生态游、采摘游等。


 ▶ 


04

发展能源替代


      为切实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改变林区烧柴、烧煤等危害生态环境的生活能源获取方式,虎豹局局积极与两省财政厅、林草局以及龙江森工集团沟通,开展清洁能源改造项目,争取财政资金适当给予清洁能源使用补偿。

7.webp.jpg

      汪清分局在2020年管护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中,将所属7个管护站用房“烧煤”取暖,调整为电锅炉、电暖气取暖。汪清县分局通过项目新建的8个管护站,计划全部用电供暖。东宁市分局建设菌种培育和工厂化生产项目,用型煤代替原煤,强制使用节能环保方式进行制菌生产加工,有效治理制菌造成的环境污染。重复利用菌糠废弃菌袋,榛子壳、松子壳、秸秆等开展生物发电。珲春市分局实施电代煤能源改造项目,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主要技术支持,在园区内2个乡镇8个村屯建设完成总投资218.4万元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 


05

实施经济转型


      通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保护,带动转型,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促进园区整体经济发展。

      大兴沟分局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转。结合现有资源禀赋,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合作开发项目定位为重点自营项目,对清查收回的林地重新界定并实行有偿使用,实现增收130万元,直接带动创业职工433户。借助延边州发展油用牡丹项目契机,在两个林场分别建立65亩栽植基地和7亩育苗基地。依托棚户区改造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职工群众生活质量。推动和扶持发展食用菌栽培,已实现年产2000万袋规模,职工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成为职工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东宁市分局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对林业产业重点项目黑木耳越冬栽培、红松坚果林、大榛子等在技术引进、推广、研发上予以扶持。推动葡萄、蓝莓等种植业发展,建成全省最大的冰酒生产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60公顷的北河沿黑木耳园区被评为省级首批农业科技园区,承接了历届黑木耳节活动,多次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肯定。

8.webp.jpg


9.webp.jpg


10.webp.jpg


END

文字:王巍

图文排版:付明千

审核:陈晓才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公众号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官方抖音号